调味品制假大案已经沸沸扬扬几天了,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掀起讨论热潮。日前,从食药监部门获取消息得知,北京方面已经对市场中的调味品选取了200多种样品进行检测,之后的检测结果将会进一步公示,而天津方面也已经表示在立案调查中。我们期待看到对这一大型制假案的调查处置,还调味品市场一片清朗,也需重新把目光看向调味品工业。
制假风波之后看调味品工业 弊病消除需食机业共筹谋
调味品相对于其它食品类产品而言,一直都不太抢眼,但它却是食品生产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物品。目前,我国市面上的调味品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形态。第一种是液态,类似于酱油、醋、料酒等产品;第二种是乳状,例如鱼露、蜂蜜、海鲜汁等;第三种是固液态混合类,如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辣椒酱;第四种则是粉状和颗粒形态,如辣椒粉、味精、鸡精等。由于各类调味品的形态不同,所以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也前差万别。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国调味品工业的发展以类别为线,呈现高低不平、层次不齐的状态。
知长短,明得失,方能行天下。近些年来,我国调味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大量涌起的企业依靠科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并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在增加品种的同时也使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20余家大型调味品企业相继上市,囊括了酱油、食醋、调味酱、复合调味料等重点企业,2015年调味品行业12家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全年营收平均增长率为3.8%,净利润平均为2.9亿。
但是,与之相关的调味品生产设备研发领域,却陷入冰火两重天。由于液态调味品的生产工艺中的前酿造到后装备与酿酒有诸多类似之处,所以酱油、食醋、等液态调味品的生产设备以及是从饮料及酿酒设备中发展过来。在成熟的发酵、灌装、包装等基本工序的基础上,液态类产品实现了极大丰富,而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提升也十分明显。例如,加加酱油、李锦记等引入日本酱油酿造工艺,实施连续蒸煮和圆盘制曲系统,并仿照啤酒工业的技术标准,实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化控制连续发酵系统,实现了酱油的连续性生产。而以宁波味华为代表的装备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也制造出了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酱油酿造装备系统。
但除却酱油、味精等少数领域,调味品其他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却十分让人担忧。调查显示,我国的调味品大量存在手工工艺与简单机械加工结合的领域,研磨、粉碎、烘烤等简单机械设备大量使用,但是远没有上升到系统装备的高度。由此,调味品生产及调味品设备制造业呈现出了液态产品一枝独秀、其它类产品吃力追赶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在消费升级、大环境压力增大的境况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至此,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种。首先,调味品行业中,产品的多类别、多形态,为产品统一量化生产增加了难度,很难实现生产设备的高度共通性,而整线设计工作十分庞大复杂。其次,在调味品生产的很多领域,都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并没有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借鉴,只能依靠自身经验进行本土研发。最后,国人长期保持着纯手工制作调味品品质更加优良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调味品行业工业化进程,不利于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盐改方案落地,调味品市场再度激起水花,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业内必须通过生产工业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来寻找突破点。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加快行业其它板块的发展速度,早日实现均衡,食品装备技术行业需密切与调味品企业的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工艺的定量和规范,争取在技术装备上取得新成绩。假调味品风波既应该成为食品伪劣造假的一盏红灯,也应该成为调味品工业发展的一声枪鸣。